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9月25日,“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在天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网络安全新挑战与新机遇”为主题,来自政府、军队、科研机构、国内顶级网络安全企业代表,以及天津市公安局、网信办、工信厅等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单位和市公安网安支队领导,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会。
天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瑛玮在主论坛致辞中指出,天津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创产业发展,拥有信创海河实验室、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科研院所,以及天河超算、中科曙光、飞腾信息、银河科技、麒麟软件、三六零、奇安信等一批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正朝着国内信创产业布局最完整、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城市目标迈进。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许剑卓介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大科研机构,正聚焦“AI赋能公共安全”“AI自身安全”等方向,成立AI研究中心推动技术落地。他呼吁各方携手推动AI发展,共同保卫网络安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罗善忠表示,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安全规划明确目标与路径。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深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AI等领域,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与安全产品研发。他认为,AI将重构网络安全格局,需以“AI抗AI”重塑安全范式,将AI能力融入安全防护各环节,推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感知。同时,要以包容审慎态度提升人工智能自身安全,构建风险导向的“触发式”监管机制,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基础,构建基于风险等级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绿盟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专委会常委胡忠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攻防模式。人工智能与安全应用的深度融合,并非可选项,而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面对复杂的应用环境,我们积极推动行业协同与能力互通,适配多种国产化硬件与操作系统,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确保AI安全相关能力具备良好的弹性、兼容性与可扩展性。”胡忠华指出,唯有凝聚合作之力、构建协同生态,人工智能安全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健有序。据介绍,2017年,绿盟科技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共同发起CCF-绿盟科技“鲲鹏”科研基金,以小微课题方式支持科研人员研究与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外部科研机构优秀研发能力与企业实践价值的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物联网密码安全是学术与产业刚需热点,强调密码学能为AI构建可验证数学安全边界,剖析了AI与密码技术融合路径,并介绍了AI助力密码分析、FHE与ZKP等密码技术护航AI安全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线上主旨报告介绍,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大模型参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带来决策难解释、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必须构建基于自主可信计算3.0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计算同时进行安全防护”的新模式,实现全程可测可控。
公安部十一局原局长、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顾建国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安防行业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企业超过3万家,从业人员180多万,年总收入逾万亿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与物联网感知体系。顾建国强调,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安防系统面临设备分布广、数据敏感、产业链依赖度高等安全挑战,亟需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与自主可控能力建设。他提出,未来将以人工智能赋能为主线,推动“人工智能+安防”深度融合,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完善AI安全治理体系,实现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安防数智化水平与安全防护能力。
下一篇:韶关救护车租赁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