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筑牢辖区消防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主动作为,聚焦“九小场所”,通过多样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措施,将安全知识与法律要求送到经营人员身边,为节日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检查(冯皓 摄)
延寿、方正等公安机关举办专题培训班,结合县域内“九小场所”火情案例,用通俗语言拆解灭火器选型、电气线路铺设、燃气罐存放等隐患点,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并邀请经营者上台实操纠错。
道里、松北、双城、阿城等公安机关则携手消防、应急管理部门,将课堂直接设在企业生产车间,针对汽车修理厂易燃易爆物品多、动火作业频繁的特点,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手把手指导工作人员使用灭火器,详细讲解汽油、机油等危险品存放规范及电焊作业“清理可燃物—专人监护—彻底检查”的全流程要求,用“安全是保护大家的‘护身符’”等朴实话语拉近距离。
针对小商店、小餐饮、小旅馆等不同业态,依兰县公安局建立精准化普法宣传体系,编制专项普法材料,内容涵盖《消防法》相关条款、违法责任及典型案例。开展“一对一”宣传时,民警重点讲解与场所经营直接相关的规定,还与经营者现场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压实法定职责。
在“拉网式”摸排基础上,宾县公安局为“九小场所”建立“一场所一档”,同步采集场所经营性质、消防设施配置等数据,结合台账信息开展针对性宣讲。
香坊、尚志等公安机关则聚焦“九小场所”人员流动性大、隐患多的共性,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用火用电用气规范、初起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知识,同时针对部分经营者的侥幸心理,通过剖析近年典型火灾事故,深刻警示事故危害。
平房、巴彦等公安机关严格对照消防法规,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出口畅通、电气线路规范等情况,对发现的“安全出口堆杂物”“灭火器过期”等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向员工宣讲隐患整改的法律依据与安全必要性。
宾县、依兰公安机关建立“回访机制”,对限期整改场所跟踪复查,确保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对整改难度大的场所,联合消防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处置,坚决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