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保障全县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阳山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森林防灭火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联防机制,始终坚持“小火用重兵”和“打早小”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2023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周密部署
一直以来,阳山县委、县政府及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每年都及早部署和安排。
2023年森林特别防护期,以及高火险天气、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阳山均多次召开森林防灭火专题会议,对全县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扛牢政治责任、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畏难情绪,切实增强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同时,阳山向各镇(街)、各有关单位下发了《阳山县森林火灾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和《关于开展2023年秋冬季携装巡查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就森林特别防护期及非特别防护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发动、野外火源管理、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五清行动及隐患排查、火案查处、值班值守、监督检查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强化森林防火巡察。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
为严格落实全县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阳山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靠前指挥,全年常态性率队开展森林防灭火督查工作,深入到13个乡镇、山头林区明察暗访,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实。
同时,阳山强化县、镇、村三级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全县13个乡镇划分为4个协作区域,扑火力量分为三个梯队,县应急管理局组成三个携装巡查组,严格落实“携装巡查、集中待命、小火用重兵、15分钟第一梯队到现场”四个措施,形成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此外,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工作措施。县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及护林员强化联动协作,各级充分发挥“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和“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立体式火情监测体系的作用,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和护林员地面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林区、火情多发易发山头地段巡查,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严密防控森林火情,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严格排查隐患,坚决严防死守
全县各级队伍关口前移,靠前驻防。一旦发生火情,立即启动“全县一盘棋”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迅速调集扑救力量,将火情消灭在初发状态,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阳山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加强督导巡查,压实工作责任,对森林防火区范围内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森林火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清坟边、清林边、清地边、清隔离带、清旅游景区内可燃物的“五清”专项行动,建立森林火灾隐患台账,及时消除森林火险隐患。
为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在重点森林景区、重点防控区、山头路口等设立临时防火检查站,对进山的车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警示教育,严禁焚烧秸秆、田基草、果园草等农事用火行为,决不让火种上山,把火源隐患堵截在山下林外,防患于未“燃”。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特别防护期高火险天气、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阳山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开展携装巡查162次、三个组出动消防车辆162车次、出动巡查人员1782人次,共劝导群众和制止违规农事用火81起,发现和处置早期火情5起,真正做到有火不成灾,全面织牢了全县森林防火安全网。
及时制止违规农事用火。
加强宣传教育,群防群控群治
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抓预防、管火源,群防群治是关键。
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阳山注重宣传引导,积极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同时,重点组织开展2023年森林防灭火宣传月启动仪式和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资料、摆放展牌、悬挂横幅、演示森林扑火装备等方式,增强群众防火意识。
各乡镇也积极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并利用乡镇圩日开展森林防火专题宣传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电子屏幕、乡村大喇叭、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其中,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对于违规野外用火行为,阳山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办一起,从快从严从重打击。
接下来,阳山将继续落实森林防灭火“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各项防控措施;持续抓牢宣传教育,抓细火源管控,抓实技能培训,全力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全力保障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孟齐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段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