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南海政企同心克难攻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打造智造强区为目标,坚持城产人文融合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亿元,增量约占全市35%。其中,南海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五区第一,为佛山体现经济大市担当挑了大梁。
2024年南海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多项指标全市第一
去年GDP增量约占全市35%
2023年,南海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亿元,增量约占全市35%。其中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五区第一:工业投资超45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超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 亿元,批发业销售额占全市47.4%;高企总数达41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200亿元,基金规模2165亿元。
“挑大梁”的实力背后,是南海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拼劲。
过去一年,南海统筹城乡发展,以 “头号力度”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1镇1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镇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获国务院大督查奖励用地指标1000亩,“三券”等措施取得实效,全年整备连片产业用地9500亩,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在产业方面,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全年产业投资项目签约总额超1100亿元,供应产业用地6200亩以上,星源材质等百亿项目签约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储能站建成投运,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两高四新”投资项目多、企业实力强、产业集群迅速壮大。同时,南海通过实施“数字领航”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5%,累计超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此外,南海整合科创平台33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突破3%。
在营商环境方面,南海实现超九成经营主体许可登记业务通过网上办理完成,新增“拿地即开工”项目11个,19个项目纳入全市审批代办服务。积极落实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50亿元。
人文南海同样出圈出彩。随着“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大地艺术节、醒狮、龙舟、武术、粤剧、电竞等文化 IP 火爆“出圈”,南海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获批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2024年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南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增长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强调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以进促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增长信心;二是先立后破,统筹固本培新提升新质生产力;三是适度加力,增加资源要素投入提升产城融合;四是育才增岗,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五是扩需引投,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城市消费;六是做强扶弱,统筹民生事业提升均衡发展;七是以绿为美,加大环境保育提升生态文明;八是崇文赋能,增进共识共建提升社会善治。
“已取得的新成绩,真的不简单;要实现新突破,也是不容易;将踏上新征程,注定不平淡。”王勇指出,南海风景独好,有基础、有条件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力争上游。全区上下要铆足干劲抓落实、全力以赴谋突破,坚定信心、奋勇前进,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再上新台阶。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