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71岁的李老先生五年前被确诊糖尿病,时常感到腿脚发麻,即便天天泡脚、按摩也不见好转。老感觉有小虫往裤腿里爬,到了晚上睡觉前就腿疼。
半年前李老先生走路磨出了水泡,买了点药自己涂抹没想到伤口越来越严重,开始发脓发烂。就医后医生评估李老先生面临被截肢的风险!
只是脚上的水泡
怎么最后发展成了截肢?
腿脚发麻,睡觉前腿疼
这些异常感受是预警信号?
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三位专家天团
为大家进行解答!
韩峻峰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行政主任
代涛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创面修复科主任
刘光辉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糖友足部感觉异常
小心糖尿病足!
根据李老先生对症状的描述,以及他的糖尿病史,可以判断出糖尿病影响影响到他的下肢血管和神经。
糖尿病患者的腿脚麻木,有蚁走感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表现,随后出现的静息疼痛即在睡眠时腿部的疼痛,以及行走时出现的间歇性跛行,则提示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性。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能小觑,要知道糖尿病足造成的危害不仅“烂脚”这么简单。
糖尿病足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8.1%。糖尿病足一旦发病,患者可能面临溃疡或截肢的风险。平均每20秒,全球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面临截肢的困境。
如何通过自测的方法
来判断糖尿病有无并发症?
一根藤上结苦瓜
糖足、肾病、眼病都因它!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足部,手、胳膊等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疼痛但无知觉的情况。这是因为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心脑血管等多种血管病变可能相继出现,最终可能导致血管堵塞、痉挛和斑块形成,进而引发末梢血管闭塞,造成缺血坏死。
此外,糖尿病足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可能造成局部神经感觉障碍,使患者对温度不敏感,从而容易发生烫伤而不自知。当痛觉消失后,患者可能忽视对自身的保护,导致远端坏死和感染的发生。
除了糖足以外,糖尿病潜在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同样值得警惕。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时,应尽快前往眼科进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对于泡沫尿等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尿蛋白相关检查,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糖足早筛查干预
避免烂脚变截肢
对于糖尿病足的筛查,遵循了一套系统的方法。
首先,实施压力觉测试,即使用尼龙丝轻轻触碰患者的脚趾,以判断其是否能感受到这种压力。
其次,进行痛觉评估,包括痛觉和温度觉两方面。通过大头针轻轻刺激患者的皮肤,我们观察其是否有痛感反应;同时,我们还将冷热物体接触患者的皮肤,以检测其对温度的感知能力。
此外,还特别关注患者的血管状况。通常,在脚背上可以触摸到动脉的搏动,尤其是在行走或劳累后。但若患者脚背动脉的搏动变得微弱或难以触及,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提示其血管系统存在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酷暑炎炎
糖友能否喝啤酒饮冰来降温
啤酒和冰激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两种食品是必须严格限制的。究其原因,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本质上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而冰激凌的能量密度极高,摄入后可能导致血糖显著升高。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较弱,血糖调控能力较差,因此摄入这两种食品后,血糖水平可能会迅速上升,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即便不立即发生急性并发症,长期、反复摄入也可能导致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甚至糖尿病足,这些并发症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当然完全禁止糖尿病患者食用这两种食品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严格的饮食控制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一环。对于啤酒,若患者血糖平时控制稳定,且在目标范围内,可适当饮用,但应严格控制饮用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同时也不建议患者通过增加胰岛素剂量来抵消摄入啤酒或冰激凌带来的血糖升高,因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甚至引发低血糖等并发症。
来源: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上一篇:江津公安经侦民警送法进企保平安
下一篇:湾沚区总工会慰问防汛一线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