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队“361”工程工作要求,更好地发挥“协作、联战”作用,7月26日忻州支队联合朔州支队、大同支队、吕梁支队和忻州社会联动力量在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开展化工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副主任杨俊伟,各参演支队支队长、支队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现场观摩演练。
本次灾情模拟为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因雷击引发粗苯罐体爆炸起火,周边罐区、装置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发生后,厂区人员立即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队伍调派力量前往处置,同时启动内部应急预案,组织单位专职消防队开展先期处置。
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启动《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化工(储罐类)火灾应急预案》,整建制调派支队灭火救援专业队、辖区豆罗消防救援站、和平西街消防救援站赶赴现场,共计10车50人,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并迅速调集相关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协助开展救援行动。同时支队值班首长向总队指挥中心请求增援,总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北部协作区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和第三联战区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三个支队6车30人跨区域增援。
队伍集结
侦查询问
安全防控
此次演练共设置有灾情发生的应急响应、企业消防队自救、辖区初战到场处置、全勤指挥部和增援单位到场处置、紧急避险、跨区域增援到场处置六类场景。开展了DCS控制中心侦查、无人机侦查、固定半固定和移动装备结合灭火、紧急撤离、现场供液、不间断供水、通信组网等全科目作战行动。演练全程实景实战,坚持“工艺处置与消防救援相结合、社会联动力量与消防救援队伍相协同”的作战思路,消防处置力量根据该厂生产工艺特征,将泡沫管枪缓释放、移动炮强释放等技战术,泡沫消防车外吸泡沫原液、耦合供液等车组技术以及“三叠加、五梯次”等战术战法全面融入演练的各个环节,实地检验了灭火机器人、无人机等车辆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演练还创下多个“首次”,包括首次调集协作区、联战区增援力量,整建制调派支队灭火救援专业队处置化工火灾;首次利用单兵图传、布控球设备充当导播,实时采集和传输现场图像、视频信息,实战检验现场组网能力;首次社会联动力量带装实装与消防深度融合救援,共13个社会联动部门,53名人员参演,生态环境局、气象局等部门现场监测环境要素,协助精准评估影响,强化部门协同作战与应急响应机制、深化社会联动体系实践应用。演练过程中,各参战力量作战任务清晰,协同配合密切,圆满完成演练设置的各项作战任务。
指挥组
应急通信组
战勤保障组
新闻宣传组
联勤联动组
下一步,忻州支队还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361”驱动工程任务要求,按照“总队抓总、区域协同、片区联战”的救援模式,加强技战术交流和重难点救援课题攻关,常态化开展战例研讨和桌面推演,联合各类社会应急力量共训共练、救援合作,完善协同响应、指挥、处置、保障机制。持续抓好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任务,坚持“号令意识强、战备意志强、专业本领强、基础保障强、作风纪律强”的建设标准,落实专业化建设、扁平化指挥发展要求,夯实基础,炼精技能,强化队伍攻坚打赢能力。着力打造区域化联动、模块化作战、尖刀化冲锋的救援作战新格局。
制作/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