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本市不断提升地下空间防涝和排涝能力,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地下空间安全。记者从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了解到,本市目前已修订完成人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并已组建30支人防工程防汛应急抢险队。
7月26日,2024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地下空间专项行动暨加强防汛工作会举行。会议分析了本市地下空间专项行动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并就地下空间管理使用、安全生产、防汛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要求,要严格落实好防汛责任,针对地下空间特点,突出抓好防倒灌工作,不断提升地下空间防涝和排涝能力。各单位要对照预案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加强应急值守,做好随时应急抢险工作准备。
市国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本市正处于“七下八上”的主汛关键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全市降水量依然较大,形势严峻。根据统一要求,本市已修订完成人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储备防汛物资器材5万余件,已建立30支、共500余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
上汛前,各区各部门认真分析研判地下空间防汛风险形势,修订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了防汛应急演练。其中,市国动办在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组织开展了防汛应急演练,全链条模拟人防工程防汛突发事件处置过程;西城区国动办结合暴雨蓝色预警开展了防汛应急演练;朝阳区国动办以地下车库出现雨水倒灌为背景,开展了贴近实战的应急抢险演练;北京国动浩天志愿者救援队在潭柘寺景区模拟极端条件下出现暴雨和洪水,开展防汛和救援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应对汛情的紧急处置能力。
据了解,本市持续开展地下空间整治工作,并纳入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13年来,共整治地下空间9118处、环境恢复2033处,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安全使用态势大为改观,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地下空间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编辑:莫凡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