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的强劲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以蓬勃之势高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消防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基地之一,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破题,深入探索建立新能源产业预警救援系统,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火灾预警处置子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火灾风险精准识别、分级预警和快速处置,推动消防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常州方案”。
破解难题:数字技术赋能火灾防控
新能源电动汽车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快、扑救难等特点,传统消防监管模式难以有效应对。面对这一难题,常州消防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融入“数字常州”建设,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地方企业,探索研发新能源汽车火灾预警处置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充电桩、储能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度等8项关键参数,结合锂电池热失控算法模型,设定16组预警模型,实现了火灾风险精准识别。系统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自主可控战略,采用国产化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设备和技术,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自系统投用以来,已成功处置多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没有造成次生灾害,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数据共享:打通壁垒构建防控网络
常州消防秉持“消企合作、数据共享”理念,与多家新能源企业深度合作,整合充电桩、储能、光伏、新能源公交车等产业数据,先后接入全市604座充电场站、4001个充电桩、6台储能电柜的实时运行数据,从71项车辆数据中提取防、灭两个方面所需求的16项关键指标,构建动态分析体系。系统借助智能算法,累计分析异常充电数据万余条,识别火灾风险信息1200余条,并分级推送预警。同时,该系统与常州市“常智慧”平台互联互通,自动关联火情定位、周边水源及监控视频,为救援指挥提供全流程的数据支撑,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协同防控网络。
全链优化:从预警到处置闭环管理
当系统触发最高级别报警时,会自动联动119接警处置系统,消防指挥中心会根据报警提醒,使用无人机机场平台初期侦察,调派辖区消防救援站前往处置,大幅提升响应效率。针对高频次预警点位,常州消防采取上门服务方式,提醒使用单位维修更换设备及电池。目前,已对1家汽车租赁企业、1处公共充电桩实施提醒,推动火灾防范关口前移。系统还构建了多源数据汇聚,实现消防内部业务系统数据、物联感知平台监控数据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共享数据高效融合,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治理的精准化水平。 刘洋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