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12日电 (张祖北)5月9日,萧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县地震局联合在萧县思源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增强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紧急状况下的应变能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上午9时,防空警报骤然响起,师生们迅速用课本、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进行紧急避险。待震情稳定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按照既定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全程仅用时2分30秒。疏散完毕后,多部门立即协同开展救援工作:应急物资保障组迅速搭建临时帐篷,并为受灾群众分发饮用水、食品准备等物资;医疗救助组迅疾清点人数,开展人员搜救、担架转运、伤情诊治。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撤离迅速、有条不紊,无推拉、拥挤、冲撞等现象发生,达到预期演练效果。
演练结束后,工作人员结合此次活动,现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他们通过生动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示,详细介绍地震、火灾等常见灾害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及逃生技巧,并通过设置展板、发放手册、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应急装备的使用、如何逃生自救、如何进行急救等知识,进一步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有效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据悉,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而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按照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要求,萧县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除开展此次活动外,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区域,压实县乡村各级包保责任,动态监测桥梁、高速公路、山体滑坡等高风险部位,推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举办多元宣传培训,聚焦灾害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等基层人员,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观摩、技术装备展示等活动;并通过短视频大赛、在线访谈、救援场景体验等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普及防暴雨、防地震、火灾逃生等知识,重点覆盖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指挥机制,提升公众转移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和统一指挥,建立党政共管责任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维护,确保汛期监测站点、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切实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线,提升全社会应对灾害的实战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