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么大雨,积水得没过小腿肚子,这井盖、雨箅子都得掀了!改造后,10号那场大雨,都没积水,它也要下岗了!”昨天中午,海淀区大有庄大街哨子营1号院1号楼东南角,居民边焕锦指着雨箅子上方黑黄相间的铁质防护罩说。
雨天积水、污水管道堵塞,困扰大有庄地区的居民好多年了。该片区老旧小区与腾退区域交织,区域内的大有庄大街及燕北园南路因地下雨污水管线合流、管径狭窄,每逢雨季积水严重,非常影响居民出行。
“哨子营1至6号院,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下水管线多是水泥或陶瓷的,早就老化破损严重,再加上车来车往,塌陷、堵塞问题频发。”青龙桥街道大有庄南里社区党委书记李志钢告诉记者,“尤其是下大雨,得掀开雨箅子、下水井盖加速雨水排泄,为了安全,街道和社区特意定制了铁笼似的防护罩,雨箅子和井盖掀开时它就罩在上面,免得有人掉进去。”
如何切实推动地区排水系统改造落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青龙桥街道联合社区党委召开协商议事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明确问题症结,将大有庄南里社区下水管线问题申报至区级层面“大家商量着办”问题库,上下一心合力破解难题。
海淀区水务局来了,还协调市排水集团,今年5月协同完成社区主路230米污水管线清淤疏通,让主路积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时他们还带着高压射流车、吸污车、手持摄像机、水下机器人等专业设备,为哨子营1至6号院的排污管线“会诊”,确定了1号院、3号院、6号院以及4至6号院之间道路共4处管线堵点。
记者采访时,哨子营4号院南侧,挖掘机正在对道路进行挖掘,污水管线改造工程于当天正式启动。
“我们共同制定了1至6号院这200米支线排水改造的方案,预计7月25日前完工。”青龙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陈宏芳介绍,届时将解决1至6号院居民排污问题,为此次地区排水系统改造画上圆满句号。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海淀区践行“开门教育”,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围着基层转、共建美好家园”四位一体治理体系。通过“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四百走基层行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凝聚起政府、市场、社会、群众等多元主体力量。今年以来已破解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00余件,助力接诉即办群众诉求量同比下降34.02%。
“针对接诉即办长期挂账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建立了提级商量办理机制。”海淀区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海淀区已经确定了包括大有庄南里社区排水系统改造在内的提级商量事项344项,其中125个事项已经完成,剩余事项也在稳步推进中。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