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湖南湘江新区依托湘江集团应急办,组建成立新区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为新区救援力量增添一支坚实的生力军。当前新区已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该队伍全面进入临战状态,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前置应急力量、加强宣传教育等“组合拳”,织密织牢森林防火墙,全力守护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立体化巡逻防控,织密织牢防护网
7月10日上午八点半,湘江集团应急办主任、新区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大队长鲁勇带着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森林防火巡查。大家携带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救援装备,穿梭在茂密的山林间,仔细查看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火灾隐患的地方。
巡逻检查是防控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自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以来,该队伍采用“徒步+车辆+无人机”相结合的立体式巡逻模式,突出象鼻窝森林公园山间林道、大王山狮峰山、伏龙山庄周边沿线等重点区域,实行早、中、晚三班制,确保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全方位构筑起森林防灭火的坚实壁垒。
巡逻中,队员们不仅紧盯吸烟、野炊、焚烧秸秆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还要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杂草等易燃物。同时检查防火隔离带、消防水池、监控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重点防火期内,队伍日均巡护里程超200公里,构筑起严密的动态监测防线。
“这段时间我们加密重点林区、关键部位的巡逻频次,在大王山区域,梅溪湖区域同时派出4支队伍进行巡查,平均每支巡逻队伍8~10人。”鲁勇介绍,每天还出动4辆消防车开展带装带水巡逻,洒水降温作业,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利用无人机对植被覆盖率高的林区和人员密集聚集区域进行空中巡查,保持每两小时一次的频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通过“人防+机防”“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方式,筑起森林防火立体屏障。
湘江新区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在林区巡逻(向玲娅 摄)
全方位应急准备,打好森林防火“主动仗”
打铁还需自身硬。扑火队员们秉持“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理念,开展高强度体能训练与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确保能够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在技能培训中,逐人开展装备操作、零部件更换、故障排除等训练,确保每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切实将实战急需、高效实用的装备用起来、练起来、精通起来。今年5月,在全市林业系统森林消防队伍业务技能大赛中,队员龚源林获得个人单项总分全能第二名,熊那获得个人单项总分全能第九名。
设施维护也是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保障。队员们定期对各类扑火机具、通讯设备、车辆装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保障性能完好。同时坚持应急演练常态化,通过实兵、实装、实操,不断锤炼队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加强值班值守,采取三班两运转一备勤模式,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力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各项应急准备,确保森林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精准式宣传教育,筑牢全民“防火墙”
群众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宣传主力军作用,成立宣传小分队,丰富宣传形式,结合日常巡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等,把森林防火“安全课”送到群众手中,全力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
“农事生产活动中,不要烧荒、烧田埂草、堆烧”“不要在林区吸烟、野炊、烧烤”……队员们穿梭在居民小区、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向群众生动讲解森林火灾的巨大危害、法律责任以及安全常识。并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发放到居民群众手中,号召群众争做森林防火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
“针对森林火灾特别防护期,我们加大宣传频次,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多形式,不断扩大森林防火宣传覆盖面。”鲁勇介绍,同时突出林区作业人员、周边群众、进山游客、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传,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让“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
未来几天湘江新区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新区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将始终把森林防灭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队员全员在岗,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反应、重兵投入、科学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坚决打赢森林防灭火这场硬仗。(向玲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