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狂犬病、弓形虫、鹦鹉热、猫癣等人畜共患病,如何防护?
创始人
2025-08-26 12:20:40
0

在与宠物亲密接触的同时,我们要警惕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指那些可以在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引起,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源等途径感染人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狂犬病、弓形虫、鹦鹉热、猫癣/猫抓病等人畜共患病,及其相应的防护方式。

一、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经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急性、进行性脑脊髓炎,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主要传染源为犬、猫、狐狸、狼、蝙蝠等动物。人类感染多由犬咬伤引起,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但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

关于防护,首先,犬、猫应当每年按时接种疫苗。现阶段,我国围绕犬咬伤所接种的疫苗方案是:5针法免疫(当日、3、7、14、28天),若不慎被咬伤,请牢记要在48小时内接种。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特别提示当遭遇三级暴露,如深部贯穿伤、黏膜接触或头面部咬伤,需由医生判断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构建双重防线。

另外,意外发生时,立即执行“肥皂水冲洗法”,用流动清水配合20%浓度肥皂水或专用冲洗剂交替冲洗15分钟。保持伤口开放状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冲洗,完成冲洗后切勿包扎,用碘伏消毒后立即就医。

二、弓形虫

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其体内可完成弓形虫的有性繁殖。人类感染弓形虫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食用了含有弓形虫包囊的未煮熟肉类;二是意外接触了含有弓形虫卵囊的猫粪便。

人类通过猫粪感染的实际风险较低,通常需要直接徒手接触到处于排囊期的新鲜猫粪,并且随后未彻底洗手就接触口鼻。这种传播方式的发生概率相对较小。

作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可入侵人类及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完成其生活周期,具有全球性分布特征。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约80%~90%的感染者呈隐性感染状态而无明显症状,但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或发生先天性感染时,可能引发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关于防护,要向生肉说“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究表明,食用未煮熟肉类导致的感染占67%,接触猫粪仅占1%。食用生肉的风险远大于接触猫粪,所以,一定要把肉煮熟了再吃。另外,接触猫砂等时最好戴上手套。孕妇特别需要注意,弓形虫病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妊娠期母体感染可通过胎盘引发胎儿先天性感染,可能造成流产或新生儿严重并发症。

三、鹦鹉热

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鸟疫。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包括高热、头痛和肌痛等。约半数患者可进展为非典型肺炎。该病症状个体差异显著:轻症患者可能仅出现发热、头痛等;重症患者则可能累及多系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异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肌损伤、胸腔积液、反应性关节炎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中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致死因素。

鹦鹉热衣原体最初在鹦鹉体内被发现,后续研究证实其可感染多种动物,包括鸽子、鸡鸭在内的185余种禽类均可成为该病原体的天然宿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密切接触染疫的宠物鸟或家禽,是人类感染鹦鹉热的主要途径;此外,吸入被污染羽毛或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

鉴于其公共卫生风险,鹦鹉热已被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在防护方面,建议每日清理鸟笼排泄物,紫外线消毒。鹦鹉热衣原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清理时要戴上N95口罩,不要与羽毛、粪便亲密接触,处理完立即洗手。

四、猫癣/猫抓病

猫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引发。这种真菌属于亲动物性皮肤癣菌,能够感染动物的表皮角质层、毛发和指甲。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当人类接触感染猫癣的动物或相关污染物时,可能会引发体癣、头癣等皮肤病变。

猫抓病,主要由汉塞巴尔通体引起,汉塞巴尔通体主要通过猫蚤在猫群中传播,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跳蚤、虱子等节肢动物传播。当人类被感染了汉塞巴尔通体的猫抓伤或咬伤时,就有可能感染猫抓病,这是该疾病传播给人类的主要途径,约占90%的病例。此外,约有3%的病例是通过眼结膜接触感染,即人类眼睛直接接触到了含有病原体的猫分泌物或排泄物。

关于防护,一旦发现猫有异常脱毛现象,如硬币大小的秃斑,应引起高度警惕,并及时咨询兽医。一般推荐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梳毛检查,这一做法能有效降低真菌潜伏风险。梳理完毕后,建议将梳子浸泡在60℃的热水中约10分钟,以此破坏犬小孢子菌的孢子结构,确保卫生安全。

被猫抓咬后,应当立即用流动水冲洗15分钟,碘伏画圈消毒(直径>5cm),72小时内留意伤口情况变化,根据伤口深度及破伤风免疫史决定是否接种破伤风疫苗,或采取其他医疗措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子寻雨花石遭遇意外 救援人员... 近日,在江苏南京,一女子在山上寻雨花石,被滚落的巨石压住,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往救援,通过液压顶杆、绳...
多措并举齐发力 梅林街道织密基... 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巨多,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梅林街道多...
一声呼救 车厢秒变“救援现场” 今晚报记者 徐燕 通讯员 王欢 一位女青年在公交车上突发低血糖晕倒,公交驾驶员与车内热心乘客合力施救...
辽宁沈鹏电力取得电气绝缘子延长...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辽宁沈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气绝...
煜辰科技取得安防类摄像头自动变...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山市煜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浩淼科技上半年营收增79%:研... 8月25日晚,北交所上市企业浩淼科技(831856.BJ)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2亿元,同比...
ST应急中标:国家华中区域应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应急管理部月8日24发布的《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
遭两大电网“拉黑”,鼎信通讯今...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魏官红 遭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拉黑”后,外部环境的改变,让鼎信通讯(60...
华事达取得制袋机用防护机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市华事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亿源莱取得钣金防护罩加工折弯装...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亿源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瑞大集团取得回差控制型浮筒液位...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瑞大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回差控制型浮筒...
罗智强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首要...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8月25日报道,国民党主席选举即将展开,因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已明确表态“...
原创 来... 据报道,最近大家伙儿最关心的事儿,莫过于特朗普到底来不来咱们9月3号的大阅兵了。之前网上猜来猜去,各...
旺盈彩盒取得高强度带防护结构彩...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旺盈彩盒纸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道县:小孩被卡医院门缝 消防3...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通讯员 程欢 何嘉怡 陈新婷)8月23日10时17分,道县消防救援大队接警...
科普|狂犬病、弓形虫、鹦鹉热、... 在与宠物亲密接触的同时,我们要警惕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指那些可以在动物和人...
沾益区环卫处组织环卫作业车驾驶... 为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车驾驶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沾益区环卫处组织全体驾驶员开展消防演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