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25日讯 规范涉企检查是国务院为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而提出的重要政策,也是基层安全生产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应急管理局探索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平衡路径”,通过转变执法理念、调整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等措施,推动行政执法从 “单一检查”向“综合服务”升级。
转变执法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坊子区应急局深刻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服务企业安全发展为核心,在日常检查中不仅要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更要帮助企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整改建议与指导。同时,将执法过程融入到帮助企业查隐患、补短板、强能力的赋能过程中,通过将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引导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增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调整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建立“首违不罚”和“轻微不罚”机制,已对8家企业存在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给予企业一定的容错空间,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非强制执法方式代替部分传统的强制执法手段,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推进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邀请第三方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对安全基础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开展“抽查式”执法;对安全基础一般的企业,保持正常执法频次,开展“服务式”执法;对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加大执法频次,开展“帮扶式”执法。今年以来,坊子区应急局通过以上方式已分别开展了行政执法检查25次、34次、28次,帮助企业消除事故隐患373项。通过采取专人对接、重点包靠、精准施策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水平。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按照涉企检查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检查计划,做到执法检查事前报备、扫码入企、全程记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并及时公开检查结果,避免随意执法和选择性执法。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优化执法流程,推进联合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通讯员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