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突然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的决定,与中方启动应急方案密切相关。
2025年9月12日,波兰以俄白联合军演和安全担忧为由,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130多列中欧班列滞留在白俄罗斯一侧,货值数十亿欧元,严重影响中欧贸易链。
从中方启动应急方案的角度来看,波兰“突然”重新开放边境,不再阻拦中欧班列,主要源于经济压力和战略担忧。
波兰关闭边境的初衷大概率是政治性的:借安全担忧向西方示好,并在俄乌背景下施压中方。中方应急方案的快速响应颠覆了这一算盘。
中方快速启动替代路线,让波兰意识到继续关闭边境,会导致自身作为中欧贸易枢纽的地位被边缘化,带来巨大经济和政治损失。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贸易的核心物流通道,约90%的班列需经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中转进入欧洲。
第一北极航道,又被称为冰上丝绸之路。
9月23日,一艘名为“伊斯坦布尔桥”的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极东北航道,直达荷兰鹿特丹港,全程仅18天。
这条航线避开了传统陆路依赖,适用于大批量货物,且随着气候变化,北极航道正变得更可靠。
第二南线陆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走廊。中方增加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再经土耳其进入欧洲的班列频率。
全程约20天,避免了俄白-波兰路径。有关报道证实,已经有多家物流企业转向这条线路,并与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提升运力。
第三铁路-海陆联运,部分货物改经俄罗斯圣彼得堡港口海运,或通过哈萨克斯坦-黑海联运。一些外贸商紧急转向纯海运,尽管时效较长,但成本更可控。
从中方角度,这一事件加速了“陆海冰空”立体物流体系构建。
很有意思的是,波兰在宣布开放边境的时候,也强调“必要时可再关闭”,但这更多是面子工程,实际已暴露波兰在贸易链中的脆弱性。
对于中国来说,波兰的事情是危机也是转机,说得更严峻一点,未来我们在统一的时候,大概率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怎么办?波兰已经帮我们提前预演了。但是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叫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