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团队来到金昌市,深入金昌市重点工贸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帮扶评查工作,通过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精准把脉问诊、开方献策,全面提升金昌市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专家团队在金川集团金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检查干法二厂超低排改造工作
本次帮扶评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直插企业生产一线,以资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体检”。在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和金川集团金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专家们的身影出现在熔炼车间、除尘设施岗位、电解槽旁、酸罐区、危废暂存库、氨水储罐区等关键风险点位。他们不仅仔细审阅应急预案文本,更加大对现场的核查: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有效?应急池容量是否满足要求?报警装置、截流设施是否灵敏可靠?岗位人员是否清楚应急职责和流程?专家们看得细、问得深,不时与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员工进行交流,模拟推演特定情景下的应急响应步骤。
专家团队由省内乃至国内在环境应急管理、化工工艺、风险评估等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组成。“环境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团队成员张后辉说:“组织专家开展帮扶评查,就是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变事后追责为事前指导,帮助企业查找应急预案中的薄弱环节,提升其内在的‘免疫力’,共同筑牢环境安全防线。这既是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专家团队在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听取关键风险点位介绍
这种“解剖麻雀”式的细致评查,让许多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浮出了水面。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专家为企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并指导企业如何建立健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
“此次专家现场指导,帮助企业精准查找并认识到自身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漏洞,传递了最新的环境应急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这也加强了生态环境部门与重点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互信,构建了协同共治的环境安全管理新格局。”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室主任闫刚刚说。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纲领性文件,是迅速、有序、高效开展应急处置的行动指南,被誉为企业环境安全的“生命线”。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事故控制的时效、影响的范围以及后续生态修复的难度。金昌市化工循环产业链聚焦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项目建设与资源耦合利用统筹推进。虽各企业环保设施配备到位,且通过环责险与碳汇核减完善修复机制,但仍存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
“对于镍冶炼厂产生的特定废渣,预案中的应急处置方法可以更优化。我们建议参考同行业先进经验,引入更高效、环保的快速固化技术……”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企业倍感温暖和实用。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团队成员陈卫东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服务式’的监管,帮助企业真正理解预案的重要性,掌握编制和演练的精髓,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
环境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然是关键。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此次深入金昌的帮扶评查行动,如同一剂“预防针”,为企业的环境安全“肌体”注入了更强的抵抗力。这不仅是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具体实践,更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金昌的生动诠释。随着此类精准化、服务化监管模式的推广,必将为全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铺就更加坚实、安全的生态环境底色。
记者:郭鑫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