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在京举行了金融工作组会晤。同时,我农业部部长应邀访美并与美国农业部部长共同主持了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这标志着中美农业合作机制中断9年后终于得到了重启。美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美举行两场会议后,中方单日向美方购买了30万吨大豆,但并未说明是否为转基因大豆。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量高达上亿吨,而国内每年产量仅能满足1/5需求。而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大多集中在南北美洲,例如阿根廷,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等。因此,中国从美国大量采购大豆,是基于现实需要的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过,由于美国对华大搞“脱钩断链”,我们也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给我国大豆进口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一直推动大豆采购的多元化,以保证市场供需平衡。去年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积极对华推销大豆等农产品,曾引起美方的高度关注。
美方认为,如果巴西全面敞开对中国出口大豆,美国的在华市场就会被抢占,甚至会被取。因此,尽管美国政客疯狂鼓吹对华“脱钩断链”,但巨大的贸易红利让美国农场主不愿放弃在华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有钱自然不愁买不到大豆,而美国想要找到中国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却很难。随着巴西,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亚纷纷开拓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美国也开始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甚至邀请中国农业部部长赴美,并与美国农业部部长共同主持了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对此,中方也释放出足够的诚意与善意,单日就采购了30万吨的美国大豆。
然而,敬酒不吃吃罚酒,美方竟然转身就对华下黑手,宣布将禁止采购6家中企生产的电池。俗话说,你敬我一丈,我敬你一丈,你若得寸进尺,我必寸步不让。美方刚宣布对华禁令,中方就已停止出口镓锗,可谓是该出手时绝不含糊。据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出台稀土管制措施后,已经完全停止出口镓和锗两项关键的稀土材料。中国对美国及其盟友的镓锗出口额也大幅下降,对日本的出口已经直接削减了3/4,这将对美日的半导体产业造成重大冲击。
镓是一种很神奇的金属,其熔点只有29.8摄氏度,但沸点却高达2403摄氏度。由于镓“热缩冷胀”的特性,在核工业中,常用作热传导介质,把反应堆中的热量传导出去。镓本身虽然不是半导体,但它可与多种稀土金属形成一系列镓基化合物,这些镓基化合物都是优质的半导体材料。而在军事领域,则主要用于制造雷达和电子战系统。锗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稀土金属,其在军事工业,红外光学,光导纤维,超导材料,催化剂,医药,半导体的那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对锗的重要性认识深刻,早在1984年,美国就宣布将锗列为绝对的战略储备矿产。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虽然拥有全球较为先进的半导体和武器装备制造技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是全球镓锗最大的生产国,其中镓占全球产量的95%,锗的产量占全球市场的60%。因此,在全球镓锗供应链中,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产资源。尽管美国也可以从其他渠道找到替代方案,但短期内却难以弥补美国国防工业的欠缺。有专业人士指出,镓锗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投入,而形成完整的生产链可能需要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的时间,美国想要短期内建立起自己的镓锗产业链,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中国对镓锗出口实施管制,将有效反制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华采取的一系列的打压措施。
有法国专家指出,随着全球资源博弈的加剧,针对镓锗资源的争夺也会愈发激烈。在全球半导体迅猛发展的今天,镓锗需求量与日俱增,美国和日本无可避免地需要扩大镓锗采购。中国非常清楚这一点,也清楚自身在稀土关键材料方面的主导地位,镓锗出口不是为了提高市场价格,而是对美日对华发展半导体产业打压,遏制和围堵的反击,并迫使其解除对华非法的单方面制裁。
综合分析认为,如果美国拒绝改弦更张,无论出台多少对华禁令,中方都会毫不犹豫地对其实施强有力和有效的反击,而且会打得美方出乎意料的疼。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中国,而是一个具有强大自卫反击能力的中国。还是那句话,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不欺负任何人,但也绝不任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