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崛起和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看到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暴力、网络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却在网上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以博彩眼球为目的不良短视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加强网络监管,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百姓,造福社会,助力强国建设就显得尤为的迫切。
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监管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重在建立一套职责明确、依法履职、智能高效、体系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以高效完备的监管机制保障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前经济数字化、网络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网络安全、电子证照、个人信息、数据流通等基础性法规体系建设。对群众高度关注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自媒体平台等行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修订完善配套法规,确保网络有法可依、有序运行。深入开展网络空间依法运行监测治理,促进监管数据安全可靠、真实可用。进一步完善网络协同联动机制,努力提高网络运行监测、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在线处置等能力。
强化社会力量,推进监管协同。发挥人民群众在网络安全中的监督作用是确保网络依法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要畅通监督渠道。各网络平台要及时补充和完善群众举报等社会监督平台功能,推进平台监督功能和互联网监管部门互联互通。各互联网企业要积极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机制,提高对网络造谣、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络色情、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线上监督、举报和查处能力。要强化社会力量。社会力量的参与及各媒体的有效监督有利于揭露问题真相,加速问题解决。鼓励和支持社会媒体对网络上出现的虚假宣传、造谣滋事、传播不良信息等违法行为及时揭露报道,倒逼互联网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强化网民自律,形成监管共识。网民自律是网络安全的有效保障。可采取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等方式,不断强化网民自律、自警、自省意识,自觉做到慎识、慎思、慎言、慎行。教育网民充分认清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使用网络必须严格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在互联网上传播谣言、贩毒、赌博、窃密、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自觉做维护网络空间的自律者和守法人。要多措并举推进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教育网民依法合规用网,始终做到不造谣、不跟风、不盲从,对不良现象要善于鉴别、敢于发声、勇于抵制。网民要增强依法用网管网意识,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彰显正能量、点赞正能量,让天朗气清、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满网络空间,满足工作生活,推进社会和谐,助力强国建设!(宁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