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铺就美丽乡村振兴路——省应急厅对口帮扶鲁山县赵村村纪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
集体经济从零到兴,居民收入连年增长,沙河岸边白鹭聚集,文明村史赓续传承……自2015年开始,河南省应急厅(原省安监局)开始定点帮扶鲁山县赵村村。8年来,赵村村从一个偏僻的豫西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一批批应急人以时时不忘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着责任和担当。
组织强:“过硬”成为村党支部代名词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后,如何更好解民之忧,回应群众所盼,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省应急厅对口帮扶鲁山县赵村村。自2015年以来党组织连续向赵村村派出4任处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安排2名高校毕业的选调生担任村书记助理,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接力帮扶赵村村。
为深化帮扶工作机制,省应急厅机关党委与赵村镇签订《“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协议书》,从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助力赵村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8年来,先后协调资金3200万元支持赵村村发展产业项目,改善基础设施。
支部要过硬,关键在“领头雁”。在本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经过60余名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选举,优秀退役军人、致富能手郑现国以全票当选村支书兼村主任。历任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精诚合作,共谋发展,已经成为一段佳话。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近年来赵村村党员骨干先后到新乡、安阳、开封、信阳等地学习培训,不断激发广大党员许党报国、真抓实干、奋斗不懈的工作热情。
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防汛救灾一线,赵村村58名党员,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老党员王清德今年93岁,党龄73年。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去年疫情防控期间,王清德主动走上街头,在疫情防控卡点站岗执勤,为全村党员和百姓作出了表率。
在赵村村,每个常住党员分别联系10到20户群众,每户群众家门口都有一个“党员联户连心卡”,写明联户党员的姓名、电话,群众有了急事、难事,都是第一时间联系联户党员。党员收到群众反映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党支部报告,党支部及时会商拿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米彩洪到任后,发现位于山沟中的赵村九组群众吃水困难,他立即向帮扶单位汇报,协调资金70万元为九组群众打下深水井一口,并铺设管道将自来水引到九组群众家中。吃水不忘打井人,群众自发立碑纪念。
在今年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赵村村党支部“一班人”真学、真干、真改,在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同时,大力破解乡村纠纷与难题,先后排查发现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29起,群众对党支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连续两年,赵村村党支部被鲁山县委县政府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集体。
产业兴:“品牌”引领农旅融合发展路
“小度小度,打开窗帘。”走进赵村村“豫涧”赵村里氧吧民宿“夏有风”房间,经理侯文霞下达指令后,窗帘自动打开,窗外山区美景瞬时映入眼帘。
“豫涧”赵村里是赵村村4个集体经济民宿产业中的其中之一。项目建成后,统一采用“集体建设、企业运营”的模式,村集体将工坊及所属客房、厨房、水上餐厅等设施整体出租,使用方独立运营,双方按照签订的合作协议履行各自义务。包含客房12间、特色水上餐厅7间、会议套房2栋以及会议接待中心1处。
该项目于2023年5月1日正式营业,客房全部实现智能化。客房从宋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中提取“春有花”“夏有风”“秋有月”“冬有雪”为名,寓意让人们抛开烦恼和琐事,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游客可以在携程、美团上订房。“每到周末,房源者很紧张,得提前一个星期预订。”侯文霞介绍。
早在5年前,赵村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近2500口人仅有耕地面积317亩。但赵村村交通优势明显,西邻尧山风景名胜区,毗邻中原大佛与上汤温泉,沙河、G311国道、郑尧高速和郑栾川高速穿村而过。如何实现富民增收?是长期摆在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难题。
脱贫以来,赵村村党支部在帮扶单位省应急厅和赵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锚定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将特色民宿产业作为“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多方协调资金,先后立项建设“豫涧·赵村里”“豫涧·喜逢里”“豫涧·畔湖湾”“豫涧·夏荷湾”4个集体性质民宿产业。
2023年以来,平顶山市在全市范围选择1000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作为样板,重点培养打造“五星工坊”。赵村村将4个集体经济民宿产业统一明确为“豫涧”品牌,统一任命红色管家,统一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图路引标志,成功打造为“豫涧氧吧民宿·五星工坊”。2023年8月,平顶山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将该工坊作为一个观摩点,吸引了与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目光。
在集体经济的示范引领下和党支部支持鼓励下,赵村村群众积极从事传统丝绵营销、旅游用品销售和特色农家院,增加就业岗位800余个,年增收超过1000万元,群众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指数显著增强。
目前的赵村村,以伏牛山生态旅游为轴,整合作蚕养殖、丝绵加工等传统产业,将赵村村史馆、赵村步道、沙河景观等融入农旅线路,已经成功创建了以“农”为底,以“游”为主的农旅融合型发展之路。
短短3年时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已经超过30万元,同比增长15.1%。连续三年,赵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位数增长。
“省应急厅从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助力赵村村建设,积极携手我们党委政府、村两委加强党建工作,锻造了一支主动作为、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鲁山县赵村镇镇长王天阳表示,同时,将民宿作为“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叫响“豫涧”品牌,针对沙河防汛、森林防灭火等安全工作,省应急厅还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赵村镇和赵村村提升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治理优:“和美”绘就群众幸福新画卷
生态环境是乡村治理的卷面分。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党支部动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沿G311国道持续开展整治行动,先后协调资金2400余万元,实施了G311国道赵村段及长安街道两侧道路美化、村内道路硬化亮化和街心广场翻修等工程项目。
曾几何时,沙河岸边是赵村百姓的养殖场所,鸡鸭成群,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河滩里则是一片乱石,脏乱差的环境不堪回首。在赵村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赵村村立项建设1400米防洪护堤步道和截流坝项目。时任驻村第一书记张景伟多方奔走,协调资金67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
项目批准了,但是很快又遇到了新难题,在河边养殖的群众不愿意出让长期使用养殖场地。支部书记郑现国从自己家的亲属入手,说服自己的哥哥第一个搬迁养殖场所,支部“一班人”分头行动,一家接着一家讲道理、做动员,最终推动项目落地。2023年又沿步道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很快成为赵村村及周边百姓、企业职工的健身活动场所。
今年夏天,村内百姓惊奇地发现,沙河边已经聚焦了成群的白鹭。村民都说:“白鹭喜欢干净的地方,白鹭回来,说明我们村环境变好了”。如今的赵村村,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路灯辉映,步道旁草丛中的小蘑菇形状广播,每天还定时播放轻音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村民生活体验明显提升,村里柞蚕、蜜蜂等养殖产业明显受益,坐落于沙河流域附近的“豫涧·湖光里”氧吧民宿和农家乐等也借此吸引到更多游客,成为乡村“康养”新去处,真正实现生态优势转化生态经济,绿水青山变化金山银山。
随着环境的改善,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也逐渐频繁起来。铜乐社、广场舞团、戏曲队等兴趣社团有序发展,年平均演出近30场次,先后20余次在平顶山市和鲁山县文体活动中获得荣誉。
据县志史料记载,赵村村有近千年的历史。2022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发动群众,收集村史资料、文物,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经过地、邓小平调研赵村等红色文化资源,初步建成村史馆,收藏村民自发捐赠旧物200余件。
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孤寡老人问题突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倡导孝道文化,长期开展“为8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和生日礼物”活动,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以倡导孝道文化为先导,年平均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文体活动30余次。
以孝道文化为重点营造德治氛围,大大减少了赵村村邻里纠纷、赡养抚养矛盾问题等各类突出难题的发生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针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赌博之风等不良风俗,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建立了“一约五会”体系,开展婚丧嫁娶移风易俗,规范村红白理事办事流程,改变了多年以来婚丧嫁娶铺张浪费习俗,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也逐渐禁绝。
村规民约上墙,规矩道理上心。2023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首次组织评选出了好党员、返乡创业好青年、群众组织好会长、高考优秀学子等10类20位优秀模范人物,并将人物事迹和照片制作成展板公开宣传,进一步引导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023年10月8日,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常万琦带领有关人员到赵村村开展专题调研。当看到山区复杂的人居环境时,反复强调要把群众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并要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赵村镇和赵村村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
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45万元,建成集办公、宣教、值班和应急物资仓库为一体的安全劝导站,含应急物资仓库储存50类、1340件应急物资,先后组织开展4次应急演练活动,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健康村”“河南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近年来,赵村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个个省级荣誉落户赵村村,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赵村村的新名片。
“省应急厅对赵村村的脱贫帮扶工作是立足本地实际,脚踏实地,不走过场,不玩花样,为赵村村的环境治理、村风村貌、经济振兴建设付出巨大努力,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与历年来驻村第一书记付出的辛勤汗水、不懈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赵村村民孟小恩说。
“下一步,我们省应急厅驻村工作队将严格落实省委明确的驻村帮扶工作四项职责,帮助赵村村创建五星支部,聚焦‘一村一品’持续打造豫涧氧吧民宿品牌,争创全国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全省健康村、全省康养旅游示范村,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应急厅驻赵村村第一书记李新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