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1日(唐守弘 汪希健)“主任,你们车间管内密东线108公里雨量仪报警1小时,请及时安排人员对虎林至前迎春间线路进行检查,确保夜间出巡人员安全!”“收到,我马上安排人员上线检查。”
8月19日凌晨1时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鸡西工务段虎林线路车间主任吴喜军,接到段里防洪值班人员电话后,第一时间通知防林维修工队值守人员冒雨上线检查。这样的夜间冒雨上线巡查,是今年入汛以来这个车间的工作常态。
雨量仪报警区间铁路线有16公里,作业人员需分段检查。由于雨大视线不好,冒雨检查花费的时间是平时的两倍多,“大家检查时要重点注意涵洞排水口的位置,注意安全。”吴喜军对穿着雨衣,携带着手电筒的伙计们反复叮嘱后,带着15名检查人员消失在夜色中。
今年汛期,针对虎林线路车间管辖密东铁路线沿线雨情变化较大的实际,鸡西工务段强化“防避抢”防洪措施,及时化解了多次险情。截至8月20日,这个工务段累计组织出巡检查438个区间、2969余人次。
“大家检查时要重点注意涵洞排水口的位置,注意安全。”通过对讲机,吴喜军时刻叮嘱现场检查人员。
2时05分,当检查到密东线110公里时,参与检查的虎林维修工队线路工孙建飞不小心踢到了路肩上的石砟,发出哗啦的声响。“小心脚下,天太黑了光打近些,别被绊倒了。”一同检查的线路工姬常浩及时提示。此刻除了雨声和两侧树林沙沙声,便只有一片黑暗。入秋的夜里已经有些凉意,但身着雨衣、雨靴的几人全身早已被汗水打透,他们一边细致地排查着线路上每一处可能出现的隐患,一边用对讲机与驻站联络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没有丝毫放松。
早在汛期前,鸡西工务段就借助“无人机航拍+数字智能分析”模式,对虎林线路车间管内线路两侧15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建筑设施、植被等开展影像采集,建立了实景三维模块。经细致分析,确定防洪重点地段10处,并根据重点地段等级制定防洪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入汛后,结合降雨实情,又组织虎林线路车间开展新一轮防洪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清理排水设施70余处,在“防”上下足功夫。
当夜,检查人员冒雨巡查两个半小时,未发现线路出现险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