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误食险情在临床并不罕见,但每一次都让医护人员揪心。”湖南航天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廖建兰近日表示,临床上宝宝误食蟑螂药已非个案,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一名刚满1岁的宝宝,近日被紧急送入湖南航天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家长诉说是发现孩子手上拿着蟑螂药盒,手指上抓有药物。紧急询问、查看下,怀疑孩子误食了家中放置的蟑螂药,于是迅速送医。万幸发现及时,经湖南航天医院新生儿科(儿童重症)医护团队洗胃、补液及24小时密切监护,宝宝目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廖建兰介绍,幼儿误食蟑螂药,风险远超想象。含有剧毒成分,蟑螂药含吡虫啉、氟虫腈等强效杀虫剂,即便微量误食,对幼儿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均可造成严重损害。造成发育脆弱,1岁宝宝体重轻、代谢能力弱,解毒能力远不及成人,微量毒素即可引发中毒症状。隐匿危险,部分蟑螂药呈彩色颗粒或粉末状,极易被幼儿当作糖果或玩具放入口中。
因此,家长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置高处让孩子“高不可攀”,所有药品、杀虫剂、清洁剂等,必须锁入高处柜子(≥1.5米),或锁入专用储物柜;蟑螂药等毒物严禁倒入饮料瓶、食品容器中存放,避免幼儿误判;施药后务必彻底清理残留药物颗粒,尤其注意家具底部、角落缝隙;向所有看护人(老人、保姆)明确告知,家中危险品位置及安全要求。
廖建兰表示,若怀疑孩子误食蟑螂药,应立即采取如下四步即“黄金4分钟自救指南”救治行动,最大限度减少对幼儿的伤害。
保持冷静,移除残留,迅速清理孩子口中可见药物残渣。立即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误食物品名称(带上包装或照片)。勿盲目催吐,强酸/碱类毒物催吐可能加重灼伤,遵医嘱执行。密切监护,观察孩子意识、呼吸情况,侧卧防误吸,等待救援。
其实,每一次意外背后,都是可以避免的疏忽。廖建兰提醒,1岁宝宝的世界充满好奇,却无法辨别危险。蟑螂药、药品、清洁剂……这些家中常备品,瞬间就能成为伤害孩子的隐形杀手。作为家长,要高度警惕和妥善保管。(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马静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