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校园健康安全保障,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日前,歙县新安中学精心遴选35名教师参与应急救护专项培训。培训采用“理论+实操”双阶段模式,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
前期,参训教师借助线上平台开启急救知识学习之旅。线上课程主要以视频形式系统讲解,帮助教师深入掌握心肺复苏、外出血处置、四肢骨折固定三大核心模块知识——从心肺复苏的医学原理、外出血的不同止血方法,到四肢骨折的判断要点与固定操作规范,每个知识点均结合案例拆解,确保教师精准吃透急救原理、厘清操作逻辑。学习结束后,全体教师参与理论测试,通过针对性考题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及时补足薄弱环节,为后续线下实操筑牢坚实理论基础。
8月27日,线下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此环节由歙县教育局与县红十字会联合统筹,歙县人民医院专业讲师现场授课,聚焦实操技能展开“手把手”教学。讲师结合真实急救案例,先复盘心肺复苏(CPR)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核心要点,让教师直观感知“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随后借助模拟人开展实操演示,对胸外按压(5—6厘米深度、100—120次/分钟频率)的力度把控、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发力技巧,以及外出血包扎、骨折固定的操作细节逐一拆解。
实操环节中,该校余贞贞、徐秋花两位教师上台演练,在讲师一对一指导下,认真调整按压角度、优化冲击力度与包扎松紧度,不断纠正动作偏差,进行规范操作。余贞贞深有感触地说:“线上课程告诉我们‘怎么做’,让我们对急救流程有了初步认识;而线下实操则教会我们‘怎么做好’,通过亲身体验和讲师的指导,我们真正掌握了急救技能。现在面对突发状况,心里更有底气了。”
(汪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