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疾控】;
新学期伊始,校园饮水卫生安全是保障师生健康的重要环节。一口干净水,关乎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学校做好“全面体检”和“规范管理”,确保校园饮水卫生安全。
一、开学前:全面检查与清洗消毒
开学前是饮水设施“体检”的黄金时期,各项准备工作务必做到位。
设施全面排查
检查所有饮水设备(开水器、饮水机、管道分质供水系统、保温桶等)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漏水、锈蚀、损坏等情况。
确认电器设备,尤其是有电加热功能的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储水设备(水箱、蓄水池)应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确保周围无污染源,人孔加盖加锁。
清洗与消毒
各类涉水设备设施每学期使用前应进行排污、清洗和消毒。
首先排出供水管道、盛水容器中存留的水,对供水管道自远端到近端进行清洗,对盛水容器自顶部→四周→底部→储水槽顺序清洗3遍,彻底清除泥沙和水渍。再用清水按上述顺序冲洗2遍,排净清洗用水。
消毒剂可选用二氧化氯或其他等效且符合卫生要求的产品,配置浓度控制在100~200mg/L,对供水管道自远端到近端进行消毒,对盛水容器自顶部→四周→底部→储水槽顺序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消毒后须用清水彻底冲洗,直至无消毒剂残留。
水质检测
清洗消毒完成后,应取样送检,通过饮水设施供应的饮用水水质、桶装水水质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文档与资质核查
检查所有涉水产品(饮水机、滤芯、管材等)的卫生许可批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保留水质检测报告、清洗消毒记录、产品合格证等资料,建立饮水卫生管理档案。
二、开学后:规范运行与持续管理
饮水安全不是“一次性工程”,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样重要。
日常清洁与定期维护
●开水盛水容器(如保温桶)宜每周清洗2~3次,消毒1次。保温桶内的饮水宜每日清空。托幼机构的开水盛水容器(如保温桶)表面和壶嘴宜每日清洗擦拭一次,保温桶内胆每周清洗消毒。
●桶装水使用的饮水机宜每周至少清洗消毒1次。开封后的桶装水饮用时间不宜超过1周。
●水质处理器宜按要求定期更换滤芯、滤膜。
●长时间未使用的出水嘴或水箱,再次使用前必须重新清洗消毒。
管理责任到人
●设立专职或兼职饮水设施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并确保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建立完善的饮水卫生管理档案,包括清洗消毒记录、滤芯更换记录、水质报告、设备检修记录等,档案保存不少于5年。
●制定饮水污染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处理。
学生安全教育
●在饮水处张贴“小心烫伤”“注意卫生”等警示标识,托幼机构和小学的饮水温度不宜高于50°C。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饮水设备,不直接对口喝龙头水,不饮用生水和不明来源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