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会上有记者针对中国政府向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医疗物资援助一事提问。当前黎以局势紧张,这一情况受到中方的高度关注。应黎巴嫩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做出决定,为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医疗物资援助,助力黎方展开医疗救助工作。
当地时间10月6日,身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兼副总统的卡玛拉·哈里斯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美国会持续支持以色列面对袭击时进行自卫的权利”。而在此之前,美国的多位高级官员都已表明,坚决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
当地时间1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通过声明透露了其在纳古拉地区总部遭遇连续爆炸袭击事件的细节。在48小时内,该总部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此次爆炸靠近哨塔,致使两名维和人员受伤。
另外,以色列国防军的一辆推土机在附近擦撞防御围墙,几辆坦克的活动还造成联合国阵地附近多块防护墙倒塌,这一系列情况使得维和人员的处境愈发危险。
联黎部队重申,保障联合国人员和财产安全迫在眉睫,并且强调,任何蓄意袭击维和人员的行为都严重违反国际法。
近年来,巴以冲突不断加剧,这种情况致使许多国家做出与以色列断交的决定,中东局势也随之再次陷入动荡不安之中。从去年10月巴以冲突新一轮爆发起,玻利维亚、智利和哥伦比亚先后宣布同以色列断交,反对以色列的态势正不断升温。土耳其也流露出可能与以色列断交的意向,不过这一决定若要达成更大的影响力,还需要更多国家协同行动。另外,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总部在过去48小时内连续遭受了两次爆炸袭击,这让原本就紧张的中东局势愈发危机四伏。
俄媒引分析师之言称,以色列推迟打击行动,美国则“决意改变伊朗政权”。需知,依据俄媒所披露的情况,若以色列因美国欲改变伊朗政权而推迟其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计划,这便意味着中东这场战事规模将会扩大。俄媒所援引的是独立调查记者兼作家丹尼尔·拉扎尔的分析。其分析指出,本月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在接受采访时宣称,伊朗是美国“最大的对手”之一。美国必须确保“伊朗永远不具备成为核大国的能力,这是我的首要任务之一”。
当地时间1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通过声明透露了其位于纳古拉地区总部遭遇连续爆炸袭击事件的细节。在48小时内,这里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爆炸地点靠近哨塔,此次爆炸致使两名维和人员受伤。不仅如此,附近以色列国防军的活动也给维和人员带来了更多危险。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推土机擦撞了防御围墙,几辆坦克的活动还导致联合国阵地附近多块防护墙倒塌。联黎部队再次强调了保障联合国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紧迫性,同时指出,任何针对维和人员的蓄意袭击都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以色列在当前局势下作战愈发激进,为求胜利不择手段。其采取引爆无线电、寻呼机甚至家用电器等方式,对巴勒斯坦平民发动无差别攻击,致使数百人瞬间丧生。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应,众多国家纷纷对以色列予以谴责。不过,即便国际社会发出控诉之声,以色列很可能并不在意他国的谴责,甚至可能故意挑衅。当下的以色列胆大妄为,全然不顾联合国与国际法的存在,就像一个企图凭借武力征服他国的“莽撞者”。
长期以来,美国始终对以色列予以无条件支持,其间更是多次运用“一票否决权”来阻止通过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草案。不过,在12月22日巴以冲突决议草案的投票环节,美国却一改往日做法,未行使“一票否决”权。这属于极为罕见的情形。最终,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旨在推动援助加沙地带的决议草案。在此次投票中,除美国投弃权票外,俄罗斯同样选择弃权。出人意料的是,英国此次并未追随美国的脚步,而是投了赞成票。
目前,美国似乎已难以掌控全局而陷入被动。以色列的行为已然超出正常范畴,其将关注点聚焦于黎巴嫩。黎巴嫩正不断遭受空袭,众多城市变为废墟,内塔尼亚胡放言要让黎巴嫩的命运像加沙那般悲惨。内塔尼亚胡政府如此言论极为张狂,似乎丝毫不顾中东局势的混乱局面。也许在他眼中,加剧中东的混乱就是其战略的一部分。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不仅涵盖黎巴嫩,其他国家也深陷危机之中。以色列军方甚至对联合国派遣的维和部队都不予理会,其肆无忌惮的态度展露无遗。
当下,美国在国际社会里的处境极为尴尬。美国代表作为这个国家的主要支持者,不知该如何向世界解释相关行为。可美国又难以轻易抛弃这个盟友,毕竟这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不相符合。所以,对于美国而言,当下最优的选择就是赶快采取行动,助力这个国家平息争端,从而避免自身在联合国持续深陷困境。